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中物理必修二鲁科版)

2024-05-12 15:23:40 解铭网

摘要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高中物理必修二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高中物理必修二鲁科版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

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中物理必修二鲁科版)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高中物理必修二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高中物理必修二鲁科版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有哪几章

《必修2》共有三章。

第五章曲线运动包括:1、曲线运动的一般特征;2、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研究抛体运动的规律;3、圆周运动的描述与规律;4、圆周运动与生活;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包括:1、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学规律;2、万有引力定律及其意义;3、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包括:1、认识追求守恒量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2、认识功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的关系;3、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2什么时候学

现行人教版必修2高二第一学期开始学,不知道和你说的教科版是否一致,目录如下。学一个学年(整个高二),但一般动量这一章高一下学期会讲,为了赶进度。

一.冲量和动量第八章动量

二.动量定理第八章动量

三.动量守恒定律第八章动量

四.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第八章动量

五.反冲运动火箭第八章动量

单元综合第八章动量

第九章机械振动

一.简谐运动第九章机械振动

二.振幅、周期和频率第九章机械振动

三.简谐运动的图象第九章机械振动

四.单摆第九章机械振动

五.相位第九章机械振动

六.简谐运动的能量阻尼振动第九章机械振动

七.受迫振动共振第九章机械振动

单元综合第九章机械振动

第十章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第十章机械波

二.波的图象第十章机械波

三.波长、频率和波速第十章机械波

四.波的反射和折射第十章机械波

五.波的衍射第十章机械波

六.波的干涉第十章机械波

七.驻波第十章机械波

八.多普勒效应第十章机械波

九.次声波和超声波第十章机械波

单元综合第十章机械波

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二.分子的热运动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四.物体的内能热量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五.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七.能源环境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单元综合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一.固体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固体的微观结构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三.液体表面张力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四.毛细现象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五.液晶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六.伯努利方程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七.湍流现象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八.气体的压强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九.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单元综合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十三章电场

一.电荷库仑定律第十三章电场

二.电场电场强度第十三章电场

三.电场线第十三章电场

四.静电屏蔽第十三章电场

五.电势差电势第十三章电场

六.等势面第十三章电场

七.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第十三章电场

八.电容器的电容第十三章电场

九.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第十三章电场

十.静电的利用和防止第十三章电场

单元综合第十三章电场

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一.欧姆定律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二.电阻定律电阻率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三.半导体及其应用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四.超导及其应用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五.电功和电功率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伏安法测电阻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单元综合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第十五章磁场

一.磁场磁感线第十五章磁场

二.安培力磁感应强度第十五章磁场

三.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第十五章磁场

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第十五章磁场

五.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第十五章磁场

六.回旋加速器第十五章磁场

七.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性材料第十五章磁场

单元综合第十五章磁场

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三.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四.楞次定律的应用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五.自感现象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六.日光灯原理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七.涡流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单元综合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二.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三.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四.变压器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五.电能的输送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六.三相交变电流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单元综合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一.电磁振荡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二.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三.电磁场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四.电磁波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五.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六.电视雷达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单元综合

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

必修二基本知识点

第1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即必然具有加速度.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5.曲线运动的类型

(1)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恒定不变.如平抛运动

(2)非匀变速(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变化.如圆周运动

6.合力与轨迹关系:合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凹测,轨迹介于合力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如图:

7.速率变化情况判断:

(1)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

(2)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减小;

(3)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率不变.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分运动和合运动: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参与的这几个运动即分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

2.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

3.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4.运算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5.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4)同一性:分运动与和运动由同一物体参与,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5.分解步骤

(1)确定合运动方向(实际运动方向).

(2)分析合运动的运动效果(例如蜡块的实际运动从效果上就可以看成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和在水平方向随管移动).

(3)依据合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分运动的方向.

(4)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作图,将合运动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分别分解到分运动的方向上.

三、小船渡河模型

1.模型特点: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小船渡河模型.

2.模型分析:

(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

(2)三种速度: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水流速度)、v(船的实际速度).

(3)两个极值:

①过河时间最短:v1⊥v2,tmin=d/v1(d为河宽).

②过河位移最小:v⊥v2(前提v1>v2),如图甲所示,此时xmin=d,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cosα=V2/v1;v1⊥v(前提v1<v2),如图乙所示.过河最小位移为:xmin=d/sinα=dv2/v1.

第二节:平抛运动

第三节:圆周运动

6.匀速圆周运动与非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

项目

匀速圆周运动

非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

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圆周运动

运动特点

F向、a向、v均大小不变,方向变化,ω不变

F向、a向、v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ω发生变化

向心力

F向=F合

由F合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

二、离心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供需关系与运动:如图所示,F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则

(1)当F=mω2r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3)当F<mω2r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

(4)当F>mω2r时,物体逐渐靠近圆心.(近心运动)

第四节:万有引力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不同行星椭圆轨道则是不同的。这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椭圆轨道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行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此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不是位于椭圆的中心。不同的行星位于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而不是位于同一椭圆轨道,再有,不同行星的椭圆轨道一般不在同一平面内.

2.开普勒第二定律

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

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t2-t1=t4-t3如,那么SA=SB,由此可见,行星在远日点a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b的速率最大.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小,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大.

3.开普勒第三定律

所以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这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若用表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表示公转周期,则(k是一个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关于本次高中物理必修二和高中物理必修二鲁科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解铭网 编辑,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3 解铭网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10044号-40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