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刘墉下南京(豫剧包公辞朝)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豫剧刘墉下南京,豫剧包公辞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豫剧刘墉下南京哪个年代的刘墉,是何官职
刘墉(1719年—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谥号文清。
豫剧刘墉下南京全部的选段都是什么
朝事一毕下龙厅
走出来本公一品卿
我的父刘统勋把君奉
痴心耿耿保江宏
一保康熙二雍正
三又保万岁爷名叫乾隆
老母亲她本是郭门女
她受过皇王三次封
没生下多男并多女
在堂前所生俺三弟兄
我大哥名字名刘太
我二哥名字叫刘平
都数着本公的年纪小
起名讳我就叫三刘墉
我大哥山东做道台
我二哥浙江做总兵
就数着本公的官职小
我在此万民县里管百姓
代管着万岁爷名叫乾隆
耶律宏上金殿暗动一本
他本奏俺两个哥哥苦害百姓
万岁爷他一听就龙心恼
把我父只宣上九龙亭
把我父宣到了金殿以上
才把我两个哥哥调进京
我只说进京来把官做
不料想俺弟兄三人都上绳
头声炮我大哥一死丧命
二声炮我二哥丧残生
把本御按本到铜铡以内
龙国太得一信
她没坐车辇跑上龙亭
把凤爪只探到铡口以内
挡住了我的父没敢动刑
她把我带到养老院
养老宫中把我封
她赐我御儿干殿下
又封我铁脖子名叫刘墉
她赐我一个长命锁
钥匙撇到养老宫
要是我刘三秀身犯罪
拿不住钥匙斩不成那
她赐我虎头铡红绫子裹
代管满朝文武卿
她赐我凤头铡红绫地裹
代管六院和三宫
她赐我龙头铡红绫地裹
代管着二主爷名号叫乾隆
皆只为黄河遭灾害
淹坏了两岸的好百姓
万岁爷赐下了杂粮万担
三千两黄金我父带出京
我的父治黄河百日整
只到如今没回京
威凛凛打坐刘相府
再叫刘安和张成
我名恁府门外牢牢把守
府门外有了事恁往里传禀
(二)西宫陪情
刘墉:这个请字千斤重
她请本宫进西宫
张成刘安恁在府门等
刘三秀大摇大摆我进西宫
我来此西宫用目睁
上下打量叶凤英
见娘娘不该讲闺道
讲闺道不该见主公
头上稳一稳乌纱帽
身上抖一抖黄莽龙
八宝玉带紧又紧
粉底朝靴我蹬我蹬
我蹬蹬蹬
见娘娘臣施个君臣大礼
刘三秀我赔罪打跪西宫
叶凤英:我面前打跪尔刘墉
仇人见面眼更红
我知道假装不知道
我面前打跪下那部爱卿
刘:叶娘娘把臣忘记了
我本是咱朝的三刘墉
御弟不在那刘相府
你来到西宫什么事情
都只为我铡坏太师的命
万岁命我陪情到西宫
御弟不要心害怕
快快请起把身平
施一礼来抽身起
刘三秀不跪我打下了躬
一旁边撒下金交椅
御弟落座到内侍厅
施一礼来落了坐
我欲给娘娘论君情
铡坏我父该他死
论年纪也该命丧生
过去的事不再讲
倒杯御酒弟压惊
内侍臣你捧过皇封酒
哗啦啦斟上酒一盅
御弟请来把酒用
用手接过酒皇封
刘相府我铡坏她的父
万岁爷命我西宫来陪情
为什么还给我酒皇封
这杯酒我不吃撒落地
娘娘面前我高高盅
急忙斟上二杯酒
娘娘,原我父私访早归程
哗啦啦斟上三杯酒
皇嫂陪你喝一盅
再要不喝少人情
罢罢罢我用下这三杯酒
娘娘面前我高高盅
御弟饮下这杯酒
咱叶刘俩家和是亲
从今以后咱要和好
同心协力保大清
我这里正与娘娘来讲话,
只觉得腹内阵阵疼痛
哎哟,哎哟
我腹内疼痛是何情
是是是我心明镜
想必是她酒里下毒蒙
我在此西宫下院高声叫骂
骂了声贱妃叶凤英
我好心西宫来赔罪
好不该你酒里下毒蒙
西宫院你害死我刘三秀
一笔勾销无话明
西宫院你害不死我刘三秀
小贱妃
我叫你铜铡以下你丧残生
刘墉下南京的豫剧版本
视频版有豫东八大红脸王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等主演的《刘墉下南京》(又名宰相刘罗锅)。
磁带版有豫剧红脸王杨启超、刘新民版的《下南京》。VCD版有刘新民、陈传明主演的《刘庸下南京》(又名双开铡)、张枝茂、张国朝主演的《刘公案》黄友良、景福仓、刘立河主演的《刘庸审九头案》
索文化与著名青年演员张水英老师表演的《刘墉下南京》之抢棺材一折;与著名青年演员段红玉老师表演的《铡西宫》之西宫赔情一折堪称经典之作。
(表家)(观书)(西宫赔情)(下南京)(大街抢棺材)(抢一口棺材回衙门)(会总督)等
刘墉下南京的故事梗概
刘墉被乾隆贬出京城,低调到达南京。许天官之许翠屏与其表兄杨洪通奸,为了能维持长久奸情,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这一切却被义士刘青碰巧目睹了全过程。
刘墉乘坐凉纱轿大皇庙院去降香,而许翠屏为张禄出殡,不料起棺绳断了,无耐在大街上停棺,白茬棺挡住刘墉的去路。
刘墉下轿查看,通过察言观色、看许翠屏的穿戴和面相认定张禄死的有冤情,大街上把棺材抢走,把许翠屏一并带回衙门。
扩展资料:
刘墉下南京这部戏可以说是二分史料八分戏说,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也确实在南京做过官,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因其为官清廉,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播,后经文人墨客编写加工改造成戏曲广为流行。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身。父亲刘统勋更是官拜大学士,位极人臣,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刘墉走上仕途具备深厚的家族渊源。
刘墉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职最高时做到体仁阁大学士,总体而言清正廉洁,继承了父亲刘统勋的衣钵,成为乾隆、嘉庆朝的重要大臣。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
清朝徐珂称赞刘墉:“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
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
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
“罗锅”传说:
刘墉与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传其人聪明绝顶、为官刚正,在民间有着“刘罗锅”的称呼。然而历史上的刘墉是否真是个罗锅,又是否曾中状元,并无确凿史据可考。
据一些杂文笔记记载,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相传当年殿试前十名卷册被递到乾隆皇帝面前,刘墉卷本来列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
刘墉由于出身相门而被降格,与状元失之交臂。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
也有史料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年届八十岁的老人,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墉下南京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