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课文笔记说明方法(语文第19课笔记)
一、苏州园林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百度教育资料显示,《苏州园林》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如下:
1、作比较:原句: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作用:突出了苏州园林追求自然美,给人感受到游在画中。
2、分类别:原句: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作用: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二、苏州园林批注说明方法
例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增强了说明效果。
例如: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苏州园林的游览者为例,具体形象的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例如: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园林比作美术画,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的特点以及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原因。
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
叶圣陶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圣陶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三、苏州园林每一段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每一段的说明方法如下:
1、第二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点。
2、第三段: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建筑物的布局。
3、第四段:用了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假山池沼的艺术。
4、第五段: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花草树木的画意。
5、第六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花墙廊子的层次。
6、第七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细小角落的图画美。
7、第八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
8、第九段::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屋的色彩装饰。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
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词:富于图画美。
总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关于苏州园林课文笔记说明方法,语文第19课笔记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